项目简介

根据科技部发布的2018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“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”申报指南要求,由虚拟现实技术可视化和机器学习国际资深专家,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林峰教授牵头,联合国内虚拟现实和医疗康复领域的产、学、研、检、用等七个单位参加的项目。

该项目针对脑卒中患者、脑瘫儿童、老年人、抑郁患者等特殊人群的功能障碍康复需求,集中研究集视、听、触、运动一体化的虚实融合人机交互技术和生物学仿真技术,在创建个体化多模态数字的基础上,研发虚拟现实康复训练系统。项目研究对于贯彻国家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切实解决特殊功能障碍人群的康复训练需求,提高国民对“好看病、看好病”的强烈期盼,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技价值。

 

参与研究实施工作项目组:

解放军总医院康复医学科:已针对脑卒中、脑瘫、脊髓损伤、老年人、抑郁症患者等的活动能力、认知功能和运动功能评估与康复训练开展临床研究,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取得了一批成果。在项目中提供大量医疗技术支持、临床结论支持。

 

500-1.png

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与康复学院:学院配备国际一流的科研设备近300台件,曾参与国家队运动员康复及奥运科技攻关,获“国家科技进步奖”等奖项。在项目中,提出大量运动与康复的专业意见,在理论与实际的操作中提供人体机能测评指导支持。

500-2.png

 

中国移动:自主研发面向全国各级卫计主管部门、医疗机构、企业和居民的国家标准医疗云平台。构建了EMR/PHR大数据中心。借助4G网络能力,安全、高效地接入VR康复设备。在项目中,提供网络、数据传输的数字平台,有效的提高VR与相关设备的远程存储、网络传输和大数据记录。

500-3.png

 

中电三所:多次承担省部级项目“智能健康管理设备与服务模式创新与产业化”与“智能健康管理设备产业创新及应用推广”等的研究,主持制定互联网、数字电视等百余项国家行业标准,是国家级技术检验机构。在项目中,为技术检验把控提供高效支持。

 

500-4.png

红色地标公司:承担多项国家VR重点项目,并与VR设备制造龙头企业战略合作,正在开发超高清、轻便型虚拟镜及其图像渲染GPU加速算法。公司技术部门加强虚拟现实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发与应用,并成立VR科技联合实验室。在项目中,提供虚拟现实、影像仿真等方面的大量技术支持。针对数字建模、人体模拟、虚拟营造技术有着大量经验和实际成果。

 

500-5.png

中视典是VR系统龙头企业,自主开发了VR引擎,构建了人体动力学模型、虚拟现实系统、变形式CAVE仿真系统、 交互式物理触摸等系统与VR产品。

 

500-6.png

石药集团中德健康产业园公司制定了标准化的VR疗法流程,开发了一系列VR训练产品。

 

项目负责人背景

林峰教授是虚拟现实技术、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、计算机图形学与科学可视化、高性能计算与嵌入式算法、生物信息与工程学等领域的国际资深专家,是“香港杰出青年基金”获得者。在新加坡完成28项基金项目。在深度学习、人体非刚性数字建模、GPU加速三维可视化等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成果,在国际顶级学术杂志IEEE TPAMI、TMI等发表240余篇高水平论文和专著。在国内工作期间的8项成果分别获得国家和部级科技进步奖等。

 

学历简介

1.学士/硕士1983-1986,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

2.博士资格1993,德国达姆斯塔特理工大学信息学

3.博士1996,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

 

工作简介

1.助教/讲师1986-1990,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

2.客座科学家1990-1993, 德国Fraunhofer计算机图形研究所

3.副研究员/讲师/助理教授1993-2003, 副教授/终身教授2003-至今,生物信息学研究中心主任2011-至今,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

4.教授(兼) 2003-至今,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

5.教授(兼) 2009-至今,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6.技术主任(兼) 2017-至今,深圳市中视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

7.会长/主席2013-至今,新加坡-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促进协会

项目进度

近年来项目组已有良好的工作基础,调查了相当数量的功能障碍目标人群,开展了虚拟现实和医疗康复相关技术研究,积累了VR引擎和内容制作的相关经验,并在建立医疗云平台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。为开展本项目研究并取得预期成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。

 


红色地标 ©2018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京ICP备案编号:京ICP备17060944号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技术支持:红色地标